日本核污水三隱患 政府及業界如何應對? 【引入】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環境保護署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 梁美儀
理論上(排放的)那些水很乾淨的話應該可以繼續使用的,但治理的人有隱憂,因為污水處理後不是百分百(乾淨)的,所以日本就不會放到自己的湖或者地下水裡面。 【解說】日本政府計劃於今年夏天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超過 130 萬噸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消息一出,引起全球譁然。7月5日,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發布報告,認為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計畫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意味著日本政府擬在今年夏天排放入海的準備將進入最後階段。隨著污水排放導致的食品安全、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質影響人體健康等問題再次引發關注。香港海洋生物學者梁美儀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日本核污水入海存在三個不容忽視的隱患。 【同期】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環境保護署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 梁美儀 現在日本政府用一個很便宜的方案,很快速的方案,就是用污水處理系統將大部分有很大輻射的污染物去掉,理論上再加上稀釋,是可以達到國際排放標準的。但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還是存在三個隱憂,第一個問題就是,是不是處理完的污水只有氚,其實它的(過濾)系統有一些放射性物質是去不掉的,比如說碳14 ,碳14也帶輻射性,它在這個系統中是除不掉的。 第二點就是說究竟稀釋是不是就是一個解決方法,如果說稀釋就可以解決污水問題的話,那麼全世界都不需要污水廠了,只要稀釋就行了,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這些污染物會聚集在一起。另外一個例子是這些污染物可能會進入到一些微生藻、比較小的動物中,隨著食物鏈傳遞,這也有機會令某些生物體內輻射性濃度很高。 第三個我們的隱憂是什麼呢?就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些科學研究(出現),長期排放氚或其他輻射物質,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是未知的,排三十年,如果每天排,海洋生物會有什麼變化,一些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它們吸收完之後會不會影響到繁殖?如果會,那麼在食物鏈沒有了底層之後,會不會影響到其他的魚蝦。 【解說】6月初,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防波堤內捕獲到體內放射性元素超標的海魚“許氏平鮋”,當中放射性元素“銫”的含量達到每公斤1.8萬貝可輻射,是日本食品衛生法定標準的約180倍。對此,梁美儀表示,如果人吃了這些帶有超標的放射性物質的海產,無法被排出的放射性物質會停留在人體內并不斷放射能量,可能會導致細胞病變,繼而產生癌症。 【解說】由於輻射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香港特區政府於6月初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一旦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水,會即禁止福島一帶沿岸高風險縣份的水產品進口香港,以及對其他有風險縣份的水產品實施嚴厲進口管制。作為環境保護署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梁美儀稱還會進一步管控。 【同期】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環境保護署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 梁美儀 自從福島發生事故之後,我們(香港)政府就禁止福島和周邊四個縣份的食物進口,直到輻射劑量降低以後才重新讓一些食品進口。進口之後,香港也有嚴格把關,會隨機抽樣測食物的輻射性,做得相當不錯,這個正體現了香港的食品安全把關做得很好。現在我們知道日本將會排這些污水出海,風險提升了,怎樣可以加強市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政府就需要做好把關,業界也要多走幾步,去找其他更加安全的食品來替代。 記者 雷睿 張宏斌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