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5年建3萬個“簡約公屋” 輪候時間縮短至4年半 【同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由財政司司長和副司長領導的「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已向我提交首份百日工作報告。經考慮兩份報告的建議後,我決定採取以下重點策略和目標: 推出全新「簡約公屋」,未來五年興建約30 000個單位; 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令未來五年(2023-24至2027-28年度)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較上一個五年期(2022-23至2026-27年度)大幅增加約五成; 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目標是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總供應量,將現時約六年的輪候時間「封頂」,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降至約四年半; 新建單位面積「封底」,所有於2026-27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一般實用面積不少於26平方米,新落成公屋(一至二人單位除外)一般室內樓面面積不少於同等水平註; 未來五年推出足夠私營房屋土地,以滿足《長遠房屋策略》估算需求,穩定私樓供應; 壓縮造地程序,「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縮短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時間; 善用市場力量,提升公私營協作,推出先導計劃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出售單位;及 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讓政府走在問題前面,不再追落後。 我們會與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措施包括: 推出全新「簡約公屋」 — 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在五年內興建約30 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之後遷入傳統公屋。「簡約公屋」會配備傳統公屋的基本設施,租金較同區傳統公屋低。我們會向立法會申請專項撥款興建和營運「簡約公屋」。同時,我們會繼續與民間協作,落實已規劃約20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計及約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未來五年(2023-24至2027-28年度)整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將增至約158 000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2022-23至2026-27年度)的約105 000個單位大幅提高約五成,當中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的12 000個公屋單位(詳情見下文(ii) 段)。 我們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數,反映申請者綜合輪候傳統公屋和「簡約公屋」的時間。以新增申請者和回收公屋單位數量維持現水平不變計算,目標是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把「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六年降至約四年半; 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 政府會以分階段建屋方式,加快落成部分公屋單位,預計未來五年有約12 000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約3至18個月上樓; 使用「組裝合成」提速 — 建議房委會規定所有在第一個五年期新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採用「裝配式設計」,並在合適項目採用「組裝合成」;至第二個五年期,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房協亦會在更多公營房屋項目採用「組裝合成」; 提升公私營協作 — 推出全新「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起分批推出三幅土地,讓發展商投標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以指定市價折扣率售予合資格人士。先導計劃亦鼓勵發展商申請改劃其擁有的私人土地興建資助出售單位;及 採用「設計及建造」模式加快建屋 — 建議房委會第二個五年期至少一半單位採用「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興建以提速、提效、提質。 「提質」方面,我們會為公營房屋居民打造更舒適的公共空間、設施及屋邨環境。房屋局局長會主持專責小組,為新公營房屋項目制訂「幸福設計」指引。我們亦建議房委會挑選五條現有公屋屋邨作為先導計劃,在五年內分階段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改善措施,締造更有「幸福感」的居住環境。 記者 付鈺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