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美中期選舉 將改變美國政局影響世界局勢香港中通社11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將於11月8日舉行中期選舉,在最後衝刺階段,美國總統拜登2日以捍衛選舉制度為重點,呼籲選民投票支持美國的民主未來。而前任總統特朗普也高調為共和黨助選,並釋放強烈的再次參選美國總統訊號。這場選舉,將決定拜登政府未來兩年的作為,也將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結果為何全球矚目。 2020年2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抗議者在國會大廈前展示標語。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11月8日美國選民將決定下一屆美國國會的組成。眾議院435席全部改選,參議院100個席位中有35個席位將會改選,全美50州中的36州也會在這一天投票選州長。縱觀美國歷史,總統所在執政黨在中期選舉失利,幾乎成為美國“政壇定律”。自二戰以來的19次中期選舉,執政黨有17次失去了眾議院控制權,有13次失去參議院多數席次。民主黨這次能否逃脫“政壇定律”?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劉寧榮教授4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直言,民主黨無法逃離“定律”,在眾議院失去控制權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在參議院也會大受影響。 劉寧榮解釋民主黨選舉結果不樂觀的原因:其一,拜登上台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民眾對民主黨政府積累了諸多怨氣;其二,共和黨在總統選舉失敗後,黨內選民對拜登上台極其不滿,早就在等待這一刻,料會極力投票,將共和黨送進國會山莊;其三,在兩年前的總統大選中便能看出,傳統民主黨的藍州已受很大衝擊,選民正離民主黨遠去;其四,美國出巨資援助烏克蘭,不少美國民眾已開始質疑,這筆錢為何不用於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和就業問題。 拜登在中期選舉最後衝刺階段,以捍衛選舉制度為重點拉選票。他於11月2日在華盛頓聯合車站發表講話時,再度把矛頭指向特朗普,呼籲選民不應把票投給否認2020年選舉結果的300多名共和黨人。 不過,根據美國多項民調顯示,這次選舉,美國選民最關注的是通貨膨脹議題,其次才是保護美國選舉制度和墮胎權。拜登打選舉制度牌能否奏效? 對此,劉寧榮認為,拜登拉選票的效果不會太理想。“美國民眾歷來最重視經濟問題,上次特朗普下台,盡管有造成兩黨割裂嚴重的原因,但最主要原因還是他處理新冠疫情不利,導致經濟受衝擊。拜登用這個題目做文章影響力有限。” 在以往中期選舉中,前任總統能發揮的影響力有限,但本次選舉,前總統特朗普卻成為一個重要“亮點”。 據美媒報導,特朗普在今年的中期選舉中,為約200名參選人背書,其中不少都成功拿下競選門票。與此同時,特朗普連續數月發出他要再次參選總統的預告。11月3日,特朗普在愛荷華州的造勢大會上說:“我將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可能再次參選。” 特朗普的站台和競選訊號對中期選舉有多大影響力? “特朗普為共和黨候選人站台,目前來說是加分的。”劉寧榮指出,共和黨內反特朗普的勢力邊緣化,多數人仍看好他在黨內的影響力,特朗普的站台,能夠刺激共和黨里的保守派,尤其是保守的白人站出來支持共和黨。反過來,共和黨若能在中期選舉中取得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也會大大提升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的贏面。 此次中期選舉也吸引了國際廣泛關注。民主、共和兩黨在不少議題上立場針鋒相對,在援烏議題上,共和黨選民“反對援烏”比率大增,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曾表示,如果他的政黨獲勝,國會不會“給烏克蘭開空白支票”。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共和黨或阻止相關立法,而在移民問題上,共和黨可能會推動出台更嚴格的移民政策。 劉寧榮分析認為,在國際問題上,共和黨秉承美國第一的原則,不希望太多介入國際事務,必定對這些議題的推進產生影響。不過,必須認識到一點,拜登上台後迅速修補與歐洲的關係,加上俄烏開戰促使歐美之間的裂縫愈來愈小,雙方存在更多共同利益,已形成以歐美為主體、連帶日韓印澳的有重要影響力的體系。因此在俄烏問題上,即便共和黨獲勝或特朗普上台,也只會做援烏金額數字上的調整,或要求歐洲多出一些援助,但不會改變大框架。 而鑒於共和黨對華的強硬態度,若共和黨取得國會主導權,在對中國的議題上會否更加嚴厲? 劉寧榮認為,如果說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是美國在二戰後一次巨大的對華戰略調整,那麼新一次的對華戰略調整,自特朗普時期開始,到目前已經終結,並與尼克松訪華呈現相反的方向。兩黨誰上台對華政策都一樣嚴厲,這一趨勢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都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