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美元自毀長城 人民幣國際地位正上升台灣經濟日報11月10日發表社論《美元自毀長城 人民幣國際地位正上升》全文如下: 美元節節高升,全球都在抱怨美國以鄰為壑之際,以美元為結算的國際貿易,正在發生變化,人民幣在今年10月底已成為全球最被交易貨幣的第五位元,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即將在未來幾年超過美國,人民幣是否有機會成為替代美國霸權的貨幣? 美元仍然是全世界最強勢、最被使用的貨幣,占全世界交易量高達88%,但是人民幣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與英鎊,成為全球最被交易的國家貨幣第五位元。即使如此,人民幣占世界交易量也不過7%,但已經從三年前的4%大幅躍進,這包括了以人民幣形式儲存的外匯,以及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 人民幣攀升主要是拜與俄羅斯的大幅交易有關,由於俄羅斯被使用美元的交易機制SWIFT踢出,又被歐洲各國制裁,只能夠使用人民幣,才能接上國際經濟體系,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在人民幣境外使用占比近於零,今年7月已經達3.9%,俄羅斯僅次於香港的73.8%以及英國的6.4%,成為人民幣境外使用率第三高的國家。 人民幣逐漸興起,其實與美元自毀長城有關;美元之所以成為國際貨幣,是因為美元發行有黃金作為準備,但在1971年尼克森總統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換句話說,未來美元換不了一定數量的黃金,可是美國仍是經濟、科技與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只要各國信任美國、甚至畏懼美國,美元仍是最好的避險工具,繼續以信用貨幣的方式成為國際貨幣。 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以量化寬鬆政策大印美鈔,令美元信用一再貶值,但各國不得不繼續使用美元,一是習慣使然,二是除了尚未穩定的歐元外,暫時沒有更好、量大的替代貨幣。 不過今年年初以來,兩件事改變了美元的地位,其一是,俄烏戰爭,西方把俄羅斯銀行逐出美元清算機制SWIFT,逼得俄羅斯對外貿易不得不改用人民幣結算。其他“反美國家”如伊朗、委內瑞拉等,開始發現這是避開美國施壓的視窗,另外,像是印度與沙特希望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貿易,也改用人民幣結算,可以繞開制裁。 第二件事是,美國聯准會今年以來快速調升利息,這使得海外美元大舉匯回,美元匯率急遽拉升,所有國家都苦不堪言,不僅要防衛自己的貨幣貶值,更要因應以美元計價的進口貨,造成輸入性通膨。這些國家都與美國有密切的投資、貿易關係,但是美國硬要升息,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逼得這些國家為了避險,開始尋找替代性的國際清算貨幣,或者至少能分散結算的方式。 由於中國大陸嚴格控制匯率,相對于美元較為穩定,最近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對中國大陸輸出鐵礦砂,甚至印度向俄羅斯進口煤炭,都改以人民幣付款,有些可能是應中方的要求,但有些則是為了避免國際匯兌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財金當局也有意提升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地位,這不僅是希望人民幣能與美元爭霸,更重要的是看到俄國被國際清算機制制裁的下場,擔心自己是下一個目標,希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目前中國大陸將目標鎖定在能源交易,除了金額龐大之外,交易雙方皆是國營公司,較好安排交易方式,目前俄羅斯、伊朗與沙特等產油大國,與中國交易時都不用美元計價,而使用各自本幣支付。 當然人民幣有其先天的缺點,譬如不能自由匯兌,很難讓更多人接受其為國際貨幣,可是現在的國際經濟,已經參雜著太多地緣政治考慮,像俄羅斯的制裁、美中爭霸等等,人民幣雖然不如美元般在國際受到歡迎,但是情況已經開始有所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