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美台達成“21世紀貿易倡議”初步協議有何意義?香港中通社5月1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美台19日宣布,雙方就“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達成首批協定,并稱這是“美台雙邊經貿關係深具歷史意義的一刻”。受訪專家直言,協定內容未涉及實質利益,未來亦無法就整個倡議達成一致,意義不大。 台灣101大樓 圖源:新華網 台灣當局經貿談判辦公室19日發布聲明稱,自去年6月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以來,雙方歷經兩次實體會議及數十次視頻會議溝通,已就12項議題中的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及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完成談判。首批協定包括前言及八個章節,共81條條文。 聲明又稱,這是台灣經貿制度符合國際高標準的“重要里程碑”。美台均認為,這是“台美雙邊經貿關係深具歷史意義的一刻”。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19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從首批協定來看,主要涉及貿易管理架構,未提到實質利益,美國僅在經濟上對台給予一定關照,意義不大。 “但從協定機制來看,確實是新突破”,包承柯續指,美國政府給予台灣的待遇,是擁有主權的行政體待遇,是在挑釁中國的一中政策。民進黨近來謀求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身份而不得,在此時機發布所謂貿易協定成果,是虛張聲勢,意在藉反華撈取政治資本和國際地位。 至於台當局推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動因,包承柯解析,2021年後東亞地區出現一個新的自由貿易區,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隨著中國、日本、韓國、東盟國家等15國簽署加入,形成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消費能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台灣并非主權國家,沒有加入該協定,因此迫切希望透過從美國獲取自由貿易協定,來平衡其在東亞不被接納的狀況。 台經貿談判辦公室聲明稱,台方將與美方儘速確認首批協議簽署時間、地點等細節,未來並將儘速展開下一輪談判,目標設定在年底之前,完成“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所有議題的談判。不過,有評論指,第一部分屬於談判的“淺水區”,未來進入“深水區”,討論到農業等敏感議題時,恐怕才是雙方貿易關係挑戰的開始。 對此,包承柯分析認為,美台根本不可能達成整個倡議。“美台之間存在很多經濟問題,美國要台灣進一步開放美牛美豬,降低農副產品進口稅率,實際上牽涉台灣農民的利益。台灣農業自給自足,市場體量小,若台灣在農業上答應美方要求,令台農顆粒無收,勢必引發島內反彈,民進黨將失去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蔡英文5月8日表示,期待在今年內完成這些貿易倡議協商,希望下一步是探索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機會。台經貿談判辦公室19日發布的聲明也稱,“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完成FTA的重要一步。台美簽署FTA的可能性有多大? 包承柯指出,美國正是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來搪塞、回避台灣對FTA的請求。從美國角度而言,台灣市場的消費能力過低,不急於談貿易。另外,美國國內保護主義色彩濃厚,透過經濟霸權,美國已無需用自由貿易的方式推銷商品,便可掠奪其他地區的技術和產品資源,何況台灣只是美國用於遏制中國的戰略棋子。因此台灣只能被予取予求,不可能從美國拿到好處,台積電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島內專家認為,此次談判將是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墊腳石。 對此,包承柯認為,RCEP機制啟動後,台當局走了兩條對抗路線。一條是試圖推進與美自由貿易談判,一條是求助日本,希望日本將其拉入CPTPP,拓展台灣自由貿易的生存空間。但CPTPP成員亦為主權國家,中方不會允許日本擅自推進台灣加入。(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