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置喙南海問題 “全球英國”力不從心香港中通社12月1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在拱火俄烏、巴以衝突之後,英國又在南海搬弄是非。英國外交發展部發言人11日發聲明,指責中方在南海對菲律賓行為“不安全和導致局勢升級”。受訪學者認為,英國脫歐後重新尋找定位,試圖透過在地區熱點問題上刷存在,支撐其全球大國的野心,但受限於實力。 圖源:新華社 英國外交發展部宣稱,中方在南海對菲律賓採取的行為“不安全和導致局勢升級”,呼籲雙方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2016南海仲裁案裁決。 在南海不斷升級的中菲摩擦下,英國強化了與菲律賓的夥伴關係,公開表示支持菲方。類似的刷存在行為還體現在其他地區熱點問題上:俄烏衝突近2年來,英國成為援烏“急先鋒”,武器援助不斷加碼。在美國援烏款項告罄、外界猜測會否停火時,英國重申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在巴以衝突中,英國向以色列附近海域部署巡邏偵察機、皇家海軍艦艇,以展現對其支持。英國扮演了什麼角色?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12日接受中通社採訪表示,英國在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反映其自身立場,英美認知看法較一致,且英國脫歐後,也更需要加強英美特殊關係,體現與美國站在一起。此外,脫歐後英國需要重新尋找國際定位,因此在各項國際事務上都要顯示其存在感。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崔洪建教授同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解析,英國對自身的定位,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西方核心大國。在熱點議題上不缺席,是支撐其全球大國地位的前提。如南海問題,背景是中美博弈,英國打著維護地區安全旗號,既配合美國,也可提升英國在該區的形象,透過這種安全和外交手段,推動貿易擴張。 崔洪建直言,脫歐後,英國外交和安全格局重組,既要提升在西方內部影響力,也要體現所謂政策獨立性,因此選擇了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站位,追隨配合美國,但比歐洲激進。在具體問題上則有政策差異,會根據自身利益,決定和美國政策的距離控制在什麼程度。 向外刷存在的同時,英國國內卻面臨諸多棘手問題。4年間,英國輪替了4位首相,其中特拉斯的短暫任期引發政壇混亂。經濟上,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繼第二季增長0.2%後,第三季呈現零成長,顯示英國經濟正陷入停滯不前局面,伴隨能源價格高漲、利率走高、工資縮水,罷工示威不斷。 崔洪建認為,在英國看來,國際充滿競爭,西方正面臨來自非西方國家和體系的挑戰,必須維護秩序才能保障自身利益;國內問題成因複雜,包括脫歐、俄烏沖突、發達經濟體經濟週期等多重因素,複雜問題只能找綜合解決方案。平衡之下,儘管俄烏、巴以衝突的持續均給英國國內帶來負面影響,但只要問題可控,便不會放棄立場,優先考慮實現外交安全和經貿利益,顯示大國存在。此外,英國也想藉外交目標來轉移國內矛盾。 丁純認為,殖民主義時代不會復返,英國國際地位長期來看走低。尤其是國內主張脫歐的勢力,擔心英國國際影響力因脫歐更加衰弱,因而提出打造“全球英國”。但英國至今未從脫歐後的經濟政治困局中走出,重心仍在解決內部問題,即使努力試圖成為國際議題的領導者,也受限於相應的實力。(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