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譚鎮國:取消禁飛增風險 慎思預案防反彈分享到:
![]() ![]() ![]() ![]() ![]() ![]()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惟在持續兩年多的疫情下,由於禁止民航客機著陸,除了旅遊業慘淡外,商界也擔心會導致不少海外專才及企業離港。隨著第五波疫情放緩,特區政府本月起取消9個國家的禁飛令,贏得不少國際企業及商界的支持,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本港疫情反彈的風險隨之增加,當局必須防患於未然,制定完善及謹慎的應對方案,杜絕輸入個案湧入社區。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兩年多來共爆發了五波疫情,尤其以今次第五波疫情傷亡慘重,導致百業蕭條,倒閉潮愈演愈烈,至2月失業率上升至4.5%,就業不足率亦上升至2.3%。雖然根據英國智庫機構Z/Yen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仍為居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但不少商界人士擔心,若“禁飛令”持續定必加劇人才流失,影響本港國際金融地位。 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各界歡迎特區政府於本月起取消9個國家的禁飛令,但當局必須深刻汲取國泰機組防疫漏洞的教訓,全方位考慮堅守外防輸入的措施,包括確保檢疫酒店內嚴格落實疫檢要求,通風系統等細節也要萬無一失。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要肩負抗疫責任,絕不能因為近日疫情數字回落,當局抗疫政策又逐步放寬,然後也放鬆警惕。 愈是艱難時刻,愈須打醒精神,在中央有求必應的支援和內地同胞逆行援港的努力下,香港總算遏下第五波確診個案升勢,廣大香港市民必須克服抗疫疲勞,遵守防疫措施,防止出現第六波疫情。唯有特區政府做好周全政策準備,全社會萬眾一心抗疫,香港才能早日復甦經濟,並履行好顧全全國抗疫大局的責任。 (作者譚鎮國為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常務副理事長 深圳市政協委員) 【編輯:蔡志東】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