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亞洲作為黑暗中的光明和希望,應強勢鞏固—G20峰會注意事項東盟與中國的和諧關係 中國—東盟關係 30 年。三十年來,東盟與中國建立了對話關係,已成為該地區最富有成效的關係之一。特別是自2003年確立戰略夥伴關係路徑以來,通過《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兩國關係達到了對各方都非常重要和有影響的關係水平。 最短暫的成就之一是在經濟領域。自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13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據新華社報道,2021年前7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5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占全國外貿總值的15%。同樣,東盟國家在 2020 年躍升為與中國的第一大貿易集團,貿易額達到 4.74 萬億元人民幣(73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7%。 過去十年展示了這一聲明,包括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啟動,在地區問題和爭端的對話和外交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為應對新冠疫情而發起的許多寶貴舉措。即使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情況下,東盟與中國的關係依然牢固。東盟已成為中國 2020 年和 2021 年最大的貿易夥伴。盡管發生了新冠疫情,但 2020 年上半年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逆勢增長 2.2%,東盟躍升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東盟與中國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2021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額8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1%。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4836.9億美元,同比增長26.1%;自東盟進口3945.1億美元,同比增長30.8%。 東盟和中國對多邊主義的持久承諾、對差異的包容性以及為跨國問題和問題共同努力的意願是雙方富有成效的關係的突出關鍵。這些偉大成就還得益於為穩定的地區架構而努力的意願——以及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 過去十年展示了這些聲明,包括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啟動、在區域問題和爭端的對話和外交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為應對新冠疫情而發起的許多寶貴舉措。東盟和中國的相互尊重和尊重使他們形成了一種相互欣賞的狀態,這種狀態始終如一地支持彼此的努力,尤其是在困難時期。中國對東盟中心地位的承諾和支持也促進了東盟框架和機制內部構想的一些最具變革性的區域倡議,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東盟與中國確立了“一個開放、包容、可持續、和平、安全、共同繁榮的世界”的共同願景。這一願景在許多經濟合作和夥伴關係領域得到成功實施。 西式民主弱化收場亂 當前世界經濟的動蕩和不確定性不是自然現象,而是美國及其北方盟友霸權政治的結果。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沒有結束的跡象,全球地緣政治的熱度不會很快停止。考慮到兩國在天然氣生產以及石油和世界小麥供應地圖上的定位,目前的情況顯然引發了這三種商品供應的中斷。 美國和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各種制裁加劇了這種情況,這些制裁預計會疏遠俄羅斯的經濟活動,從而威懾它,但事實證明,隨著一些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出現,情況變得更加混亂。世界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有了這些障礙,人們所需要的商品價格越來越貴,從而引發各國通貨膨脹加劇也就不足為奇了。 增長也越來越弱,通脹壓力仍然很高。一些經濟學家稱之為滯脹,這是一種經濟增長停滯在高通脹的情況。美國及其盟友已經陷入嚴重衰退。在全球經濟衰退發生之前,土耳其和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陷入了經濟危機。歐洲的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給歐洲社會帶來了痛苦。現在,世人甚至仿佛在數著日子,在猜測著,這之後還有誰是受害者? 亞洲經濟往往比美國和歐洲等其他地區更具彈性。穆迪分析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Steven Cochrane 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已經打擊了德國和法國,影響波及整個地區。據他介紹,亞洲經濟衰退的風險仍在 20% 至 25% 左右。至於美國和歐洲,分別達到40%和50%至55%。社會動蕩,北方億萬人民生活貧困,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亞洲智慧作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解決方案和貢獻 發展與安全,作為政府的兩大驅動輪,同時又是一體兩翼。發展與安全是因果關係。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發展的前提,這兩大因素對穩定來說非常突出。 與社會混亂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類似,國家為了社會福祉而實現的和諧與公平、和平的經濟發展也不是自然現象,而是國際關係背景下的必然努力。亞洲選擇通過對話而不是衝突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採取武裝行動、恐嚇和制裁的方式。對話是一種根植於亞洲智慧傳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合作夥伴作為對話的主題,而不是西方習慣的被控制的對象。亞洲國家并非沒有問題和衝突,亞洲地區國家之間的爭端也時有發生。但爭端方更願意以平等對話的方式,而不是武裝軍事行動和制裁作為出路。涉及意識和同理心是實現團結的條件。由於武裝軍事行動和任何形式的制裁都會造成其他更壞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戰爭。 東盟與中國倡導多元、包容、互信、合作,提出亞洲方案,貢獻亞洲智慧,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在重創歐美的嚴重衰退中,亞洲成為了希望。亞洲必須更緊密地整合。亞洲具有相似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源自亞洲文化的本土智慧。互助是植根於亞洲傳統的崇高價值觀。 “互助”文化是個人主義的對立面。西方傳統產生的個人主義文化對人類心理和社會發展造成了許多破壞性後果,最終破壞了大規模的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的壟斷制度是個人主義文化的負面結果之一。在個人主義思維的心態中,一個人可以獨立生活,不需要與他人交往。 西方(歐美)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與個人主義心態和壟斷經濟密不可分。在經濟衰退開始導致歐盟區域主義經濟破產的情況下,英國如何決定退出歐盟可以一目了然。沒有團結互助的意識。英國不想被歐盟成員國拖入巨額經濟債務。而正是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支持了很多歐盟成員國的經濟部門,使得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歐盟成員國在經濟發展中依然能够生存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例如德國和法國。是中國,通過中國大規模購買他們的產品,肯定幫助了這個國家很多。越來越多的歐盟成員國表達了退出歐盟區域主義的願望。這就印證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沒有互助精神,沒有共同發展,只有相互淘汰的心態,或者是“我贏你輸”的零零游戲。這種心態確實帶來了經濟毀滅,西方經濟大蕭條就是這種個人主義和壟斷心態的具體結果。 事實上,亞洲文明的互助心態對發展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價值。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的和諧發展是實現亞洲安全領域穩定的條件。中國經濟的複蘇源於強烈的非壟斷心態。中國奉行先與周邊、其次與發展中國家、最後與發達國家和睦相處的外交政策,是源自亞洲追求世界和平的崇高傳統外交政策。與鄰為善的理念是西方文化所沒有的亞洲文化價值觀。鄰裡互助、和睦相處是亞洲文化強國,也是應對國際經濟衰退和當前全球不確定性的核心力量。當西方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時,亞洲實際上以比西方更好的經濟狀況幸存下來。 本著互助團結精神的亞洲,必須進一步加強整頓,才能在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保持和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應積極在多邊組織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引領世界戰勝大蕭條。亞洲經濟和政治狀況更加穩定是應對西方為瓦解亞洲力量而進行的分裂努力的堅實基礎和戰略。西方尤其是美國及其盟友一直在為對亞洲的政治干預尋找借口和理由,其目的是分裂亞洲大國。西方人的這種支配和霸權心態值得用互助和團結的力量來對抗,以使東方人更加團結。 真正的多邊主義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單邊主義支持單方面行動。基於這個觀點,不需要其他方面。這意味著既沒有合作也沒有夥伴關係。這種觀點不僅違背了合作夥伴關係的基本經濟原則,也違背了生物因物質相互作用而存在的自然法則。 沒有物質的相互聯繫就沒有生命。單邊主義假設一個國家可以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這種觀點顯然是違反自然規律的。這種觀點肯定會帶來負面結果,因為它只會助長成為專制統治者的野心。對方只是被當成下屬,甚至是敵人。 美國雖然自認為是民主的老師,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美國在政治實踐中是立足於單邊主義視角的。美國外交政策沒有與夥伴國建立對稱合作夥伴關係的熱情;即使是美國也會採取任何行動,包括武裝軍事打擊,僅僅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這確實是西方民主的一個悖論。 武裝軍事行動作為外交手段的做法仍在進行,以維持美國在國際關係體系中的強權政治霸權野心。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遭到破壞是不爭的事實。 相反,今天的中國作為世界大國,構建的是基於多邊主義視角的國際關係體系;中國提供的多邊主義體現的價值是共同發展。對稱合作和夥伴關係是中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方法。歷史記載,中國從來沒有殖民過其他國家,過去中國是一些西方國家和日本的殖民地。以中國人民自己的勤勞心態從外國殖民造成的經濟落後中崛起,成為與其他仍然貧窮和落後的國家建立團結和同情的靈感和熱情的源泉。 中國將其他國家作為共同發展的夥伴,建立相互尊重、非支配性的經濟夥伴關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則。與單邊主義消滅他國的觀點相反,多邊主義觀點的中國強調尊重他國,強調公平夥伴關係,因為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毫無疑問,這一原則在世界不確定性和國際經濟衰退中是“黑暗中的蠟燭”。中國帶給世界的光明充滿希望。 (本文作者為印尼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研究部門主任維羅尼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周文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