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嚴剛:輸入外勞助本港持續穩定發展在香港邁向由治及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面臨結構性人手短缺,以至於部分發展項目停工待人之際,政府計劃為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共2萬名外勞。政府有關輸入外勞的數目,只佔行業空缺的一半左右,期望其他空缺仍可由本地員工填補,即政府有關決定仍秉持本地勞工就業優先的原則。行政長官李家超13日亦明確表示,輸入外勞的大原則是保障本地工人權益,措施僅屬輔助性及非永久性,並會根據本地勞務市場隨時作出相應調整。 (圖:香港中通社) 其實,政府今次決定輸入2萬外勞,只針對人手明顯不足的建造業及運輸業,且規定外勞工資僅相當於相關工作中的本地勞動工資的中位數,顯然不會大幅減少本地工人就業的機會,亦不會引致本地勞工收益在競爭中大幅下降,且政府始終強調以培育及增加本地勞工為主,會繼續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著力培訓本地工作,吸引工作重投勞工市場。 事實上,隨著新一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施政的展開,制定雄心勃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與東部大嶼人工島發展規劃,特別是三鐵三路工程。隨著本港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相應的發展項目將會陸續上馬開工。加之本港受限於人口結構及不可避免的人口老化現象,初級勞務市場人手短缺的困境將日趨嚴重。若不處理勞工嚴重短缺問題,不但會令行業服務的質量變差,本港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亦會受影響,會會阻滯整個社會持續發展。在這方面,近鄰的新加坡,或是台灣地區,都已經因應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先後適度引入外勞,特別是本地年輕人不願意入行的厭惡性行業,如露天建築及清潔行業,安老護養行業等等。新加坡的建築行業,除去部分技術含量高的監理工種外,幾乎全部由外勞承擔,外勞的辛勤付出,大幅減輕了新加坡本地年輕人的社會負擔,為年輕人向上流創造了更大的社會空間。 特區政府今次決定輸入外勞,其實在社會層面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雖然有勞工界表達了不同意見,擔心影響本地就業機會與拖低薪酬待遇,但各界還是傾向輸入外勞以彌補本地勞務市場的短缺,政府特別就可能會窒礙本地發展的建築行業先行輸入外勞,並且決定會根據本地勞務市場的結構,聽取業界意見作出適度調整。展現了特區政府充分尊重業界意見並保障本地勞工充分就業的取態,相信由業界密切配合與支持,輸入外勞政策能夠充分發揮推動特區發展項目盡快落實的積極作用。 其次,輸入外勞要充分考慮輸入操作的行政成本,盡量減少外勞對本地市場薪酬水準的直接影響。為此,應當積極考慮就近輸入同文同宗、易於溝通、便於直接引入的大灣區勞工。無論是對僱主而言,或是對中介而言,又或是對管理成本而言,聘請內地人都會容易很多,顯然是互惠互利的最好選擇。尤其是在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有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且近年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影響的建築行業,有大量過剩的建築工人,本港正好可以輸入這部分人,在助力本港建造業的同時,也能為國家分憂解難,顯然是一舉多得的好選擇。 再次,輸入外勞對本地年輕人而言,其實是一項利好政策。輸入外勞無形中會誘使本地年輕人接受更多的職業技能培訓,加上他們熟悉本地行規法度,完全可以出任管工監工職級,有助提升本地勞工的社會地位,增加收入。長遠而言,亦會為本地勞工創造向上流的機會與空間,或能吸引更多的本地青年投入建造運輸行業。本港單是建造業過去幾年內已經流失10多萬人力,令到建造業許多工程都無法即時開工,就算開工也不能確保如期完工。輸入外勞既化解了人手不足的困境,同時也能夠為本地勞工提供進修增值提升自我的機遇。 最後,政府今次決定引入的也只是這兩個人手最為短缺的行業。新加坡的勞動力中,有約40%為外勞,通常只是從事幫傭或本地無人願意做的建造、運輸工作。商界主張輸入外勞除了有薪酬成本的考慮外,當然也會考慮項目工程的時間成本,特別是住宅建築等行業,發展商多數都是舉債建設,建設周期拉長,貸款利息勢必增加,這樣的經營成本顯然是商家所不願承擔的,並極有可能會轉嫁到市民消費者身上。就算是政府發展項目,也同樣存在成本問題。早年港珠澳大橋因為官司造成的工程延誤,政府需額外多支付65億的工程費用。如果每項目能夠如期開工如期完工,不單可以控制成本,更可以即時發揮社會經濟效益,最終收益的還是市民。因此,長遠而言,輸入外勞利港利民,有助推動本港可持續穩定發展。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嚴剛)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張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