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引導港澳青年認識真實的內地

分享到:
2023-09-02 20:2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常年往返於內地和香港之間。對內地和香港都十分熟悉。一次,我和一位“97後”的香港青年聊天,聊到了內地的話題,他說了一大通對內地的負面印象。我問他:你從哪裏得來的這些印象呢?他說,是從父母、老師的口中,以及部分媒體報道中得知。

這令我想到,如果港澳青年對內地都是這樣的印象,還怎樣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存在決定意識。但如果客觀存在沒有通過人的感觀世界進入人的大腦,則客觀存在仍然無法變為意識。因此,推動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要引導他們走進內地,用自己的親身感受認識內地。先有感性認識,再把感性認識昇華為理性認識,從而拉近心理距離,才能增強國家觀念。

政協委員具有聯繫廣泛的優勢,我們應多做思想引領、凝聚共識的工作,把“一國兩制”統一戰線的同心圓畫得更大更圓。具體來說,應聚焦以下四個問題引導港澳青年正確認識內地:

第一,認識“窮與富”。

香港“97後”的年輕人,恰是在回歸後國民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部分人對內地的認識比較負面,“貧窮”是其中一個關鍵詞。他們也缺乏機會到內地實地看看,接受的都是二手信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教育界撥亂反正,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成為高中必修課,該課程設計了內地考察環節,每名學生必須在高中階段完成,這為他們認識內地提供了契機。

建議內地有關方面在安排港澳青年考察內地時,多讓他們到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看看。內地到底是窮是富?讓他們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做出正確判斷。

第二,認識“大與小”。

港澳是彈丸之地,但由於港澳的國際化程度高,各類國際性活動很多,加之港澳居民到全球旅行比較方便,人們眼界開闊、信息靈通,而許多人對內地的了解還停留在回歸前,部分港澳居民“知國外多,知內地少”,“知過去多,知現在少”,產生了“內地小,港澳大”的錯覺。

建議在安排港澳青年到內地交流時,聚焦“偉大、宏大、重大”三個主題詞設計參觀項目。讓他們從萬里長城等歷史文化遺跡,感受中華民族團結禦敵的偉大精神;從三峽大壩等重點工程,感受中國建造的宏大氣魄;從航天基地等重要場所,感受中國科技的重大發展。引導他們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在心裏樹立起國家的偉岸形象。

第三,認識“公與私”。

過去幾十年裏,一些內地居民移居港澳,被一些人視為擠佔了他們的社會資源;由於香港實施零關稅、低關稅政策,香港的邊界口岸,常年有來自內地的“水客”掃貨,導致部分香港居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這只是看到了細枝末節,而沒有看到全局全部。事實上,內地注重“團結就是力量”,香港注重個性張揚;內地注重“捨小家,顧大家”,香港經常出現“極少數騎劫大多數”的現象。

建議在推動港澳青年來內地交流的工作中,加大掛職交流的力度,讓港澳青年通過與內地同行較長時間的相處,親身感受大公無私、團結奮鬥的精神品格。

第四,認識“勤與懶”。

懶和窮往往聯繫在一起。部分港澳青年對內地不好的印象,是源於“內地窮”的認知。這完全是不真實的。如果內地民眾普遍懶惰,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和偉大成就。事實上,內地各行行業的工作節奏都非常快。以深圳的許多企業為例,員工加班幾乎是常態。

建議在推動港澳青年交流中,多安排他們到一些知名的大公司見習,讓他們親身感受內地的快節奏、高效率,親身感受內地企業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

屠海鳴

【編者按:】

8月25日,十四屆全國政協召開第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促進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協商議政。文章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的發言摘登。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香港“屠龍小隊”案宣判:兩主要被告分別被囚23年10個月及13年6個月
豪擲過億購千輛國產新能源車 這個香港車隊打算怎樣逆轉的士口碑?
現場直擊!珠海航展有什麼?為何吸引這麼多外國人來看?
冬天的新疆太美了!讓新疆女生們告訴你哪些景點不能錯過
廣東潮汕英歌舞機器人火出圈!中國玩具已進入新階段
【通講壇】特朗普的俄烏“和平方案”能奏效嗎?
【你不知道的香港】香港郊外竟還有個隱世“老爺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