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漢服文化”發燒友:老祖宗的審美真了不起 【比賽舞蹈畫面】
【同期】“漢服文化”發燒友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後 劉揚 我叫劉揚,今年28歲,現在是在香港理工大學做生物學相關的博士後,我來自山東,今年是來香港的第七年。(第一次接觸漢服)這個契機就是我大三那年,我有一個社團的學姐,我們當時去她宿舍幫忙收拾東西,結果我就看到了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就是漢服。大概那個時候(在心里)種了一顆種子。第一件衣服是當年的齊胸襦裙,當時那件衣服綉花很好看,顔色很艶麗,我就覺得好好看,穿上之後覺得自己就是仙女。很多朋友是因為漢服認識的,大家都可以互相理解,大家也能玩到一起。我媽媽也會覺得衣服好漂亮,你今年過年要不要給我搞一身? 一兩年前,在漢服圈子里面一個突然非常流行的(詞)叫“漢洋折中”,這種搭配風格就是把西洋的一些,比方說“蘿莉塔”的裙子,或者甚至是日本的和服,就是中華文明以外的審美跟漢服融合在一起。當時其實是蠻震撼我的,因為我沒有想過漢服可以這樣搭。去日本的時候穿過漢服,然後他們也會說好漂亮,有碰上年紀比較大的爺爺奶奶他會說漂亮,用英文告訴你說 Beautiful之類的。當然近幾年可能網絡上有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但我覺得還是一小部分,只要我們的文化够自信了,然後我們去做好傳播的責任,就不會也不用懼怕那些(文化的)“小偷”。然後我發現其實對於中華文明來說,當你有強大的文化自信的時候,你是可以包容一切其他的文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當時是蠻震撼我的,也是對我為人處事的一種啟發。 絨花有聽說過嗎?就是一種非遺的技藝。在此之前是沒有什麼人關注的,但是後面隨著漢服熱,(這種)傳統技藝開始復活了。我當時會覺得原來漢服復興不只是一件衣服,它帶活了很多東西。因為做漢服搭配的時候,你會搭配到一些老器物,比方說古代的時候我們可能沒有塑料,金屬也受限,所以說很多平民百姓他用的是竹子的東西。然後我有聽我朋友說,他們在的那個地方,有通過竹鑷的編織來實現鄉村扶貧,還有文化振興。這個也是很打動我的一個點,我覺得僅僅是一件衣服,大家初衷可能是好看,但是不知不覺間我們為國家做了這麼多事情,為這個世界做了很多事情。 (內地和香港的漢服青年)本質上來說大家都是一群熱愛祖國,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我有跟我老板討論過這個事情,我如果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我可不可以穿一個簡單的漢服上去講我的海報或者是我的報告,她說可以。香港來說我們在一個比較開闊的視野範圍下,我們可能會有更好的機會去跟外國人接觸,去接觸一些外國的文化,然後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告訴他們,把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 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於漢服的認知是越來越普及。你原來穿出去(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什麼?會問你,現在他會(問),(這)是不是漢服?他起碼腦子里面有漢服這個概念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然後剩下的(原因)就是好看,會讓人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美的,覺得好漂亮好美,老祖宗的審美真了不起。所以說這對於我們所有的傳統文化傳播者或者愛好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就是你要先讓別人看到它,才會去聽它背後的故事。 【同期】國風雅集漢服社會長 陸思敏 其實香港的漢服文化(發展)是跟內地不太一樣的,首先它起步比較晚,在香港的土壤上,它更多了一層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我們的漢服社除了做這些傳統的事情之外,我們還會跨界,我們可能會跟音樂跨界,會跟藝術跨界,真的會去嘗試漢服和很多不同的可能性,這個也是我們覺得能在香港去做的一個非常棒的契機。 記者 趙蕊 孫晉欣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