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鍾珍珍:粵劇不能變成遺產 【解說】如何讓逐漸式微的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藝術家們。
近日,一場在西九戲曲中心茶館劇場里上演的“非常規”粵劇演出,讓觀眾大開眼界。極具科技感的背景、“穿越”而來的粵劇演員、行走在台上的小機器人輪番出現,為傳統粵劇注入新元素。這就是編劇鍾珍珍帶來的“回答”:用科技和創新帶動傳統發展。 【同期】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 鍾珍珍 例如我們用了很多拍攝電影的辦法,弄一些像粵語唱片一樣,然後在故事裡面呈現一些古代的東西。另外這一次我們也會用沉浸式的音響,因為唱作念打,唱肯定是第一位的,要唱得好聽,現在的音響也要很好地配合,才能更好聽。更好聽了,觀眾就不會走了。有時候科技是可以幫助大家將層次更提高,更接近現代人的耳軌。不像以前麥克風出來之後的喇叭聲音是扁的,現在(觀眾)就沒有辦法接受了。我也分享我的一些經驗給行內的其他人,讓更多人用了之後可以有一個規範,可以有一個樣本,之後也讓更多人能有多一點嘗試。 【解說】近年來,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利用新技術進行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們也層出不窮。2022年11月,香港和德國藝術家就利用AI的人聲模擬技術,和真人藝術家共同合作創作出歌劇《逐流人生》,在香港葵青劇院公演。鍾珍珍的團隊也於去年8月的演出中,加入了有著和香港粵劇名伶羅家英相同外貌體型的機器人一起演出。部分人士擔心,一心追求新穎,會讓粵劇的核心本末倒置,對此鍾珍珍稱並不擔心。 【同期】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 鍾珍珍 用一些現代的音樂呈現我們的想法,這些是沒有問題的,最重要的是大部分觀眾看了也不會覺得這不是粵劇,會說現在的粵劇好厲害,(所以)我不是非常擔心。只不過用的時候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很依賴制作人和導演怎麼去拿捏,我不會覺得現在喧賓奪主,我會守著這條線。我希望這些新科技可以升華藝術,而不是搶了主角的東西。 兩個羅家英老師的機械人真的吸引了很多人一家大小來看,有些爺爺奶奶會帶著全家人一起過來,(可以看出)這個東西真的是會有作用的。我們應該有自己特色,所以不會跑偏,只不過想跑得更接近民眾。香港的粵劇一向都是這樣的,有新的東西就會嘗試新的東西,只不過資源沒這麼多的時候就試少一點,資源多的時候就試多一點。 【解說】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因疫情停辦三年,於本月重新在香港開幕。據了解,今年戲曲節的劇種涵蓋京劇、曲劇、川劇、漢劇、粵劇、婺劇、昆劇和越劇,更邀請到北京、四川、浙江等各大劇團雲集香港,盡顯戲曲藝術的絢麗多彩。在香港,每年有超過一千場粵劇演出,每晚平均有三場以上,一些經典的粵劇演出更是經常爆棚滿座。但香港粵劇觀眾大多是年長一輩,似乎較難吸引到年輕一代的觀眾和傳承人。 【同期】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 鍾珍珍 我想解釋一下香港的環境有一點不一樣,其實并不是年紀大才懂得欣賞。香港經濟上比較緊張,大家會覺得賺錢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年輕人)一畢業就會趕緊找工作。香港700多萬人,但是真正看表演藝術的人,不够100萬,有80%(增長)的空間。為什麼大家那麼重視推廣,是因為大家的危機感很強,怕將來(粵劇文化)都沒有了;第二,沒有觀眾就不會有從業員,不會有演員,不會有樂師,不會有制作,不會有人把這件事情放在首位的時候,到時候真的就變成遺產了。因此大家想要去爭取一下,香港人是非常進取的,希望多一點推廣,爭取多一點的觀眾。 記者 孫晉欣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