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全世界最大露天監獄”的加沙到底是怎樣的 加沙,位於巴勒斯坦邊境的狹長地帶,面積365平方公里,僅有上海市面積的十七分之一。但就是這樣狹小的範圍內,容納了300萬人口,使其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這裡居住的大多是巴勒斯坦人,以及在过往軍事沖突中從以色列逃至加沙的難民。大部分居住在這裡的人都非常年輕,將近40%的人口年齡在15歲以下。
那為什麼這會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呢? 時間回到1947年。當年聯合國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阿拉伯獨立國,另一個是猶太獨立國,加沙地區當時便被聯合國大會劃分給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國。1948年5月11日,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猶太國以“以色列”之名正式建國。原本聯合國許諾的阿拉伯國領地,被以色列、約旦與埃及三方瓜分──其中,約旦併吞了約旦河西岸與東耶路撒冷; 埃及占領了加沙走廊;其他地區則成為以色列領土。以色列趁著這場民族戰爭,對境內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動種族清洗,逃離家園的數百萬巴勒斯坦人,被沒收故鄉土地與財產,成為沒有國家的國際難民。20年後的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把埃及人趕走,并占領了加沙地帶。1987年12月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發生了集體反對以色列佔領的抗暴行動。以色列軍隊對這次抗暴行動的鎮壓傷及大量人員並導致了巴勒斯坦平民的大量傷亡。在這樣的背景下,巴勒斯坦激進派“哈馬斯”誕生了。1988年1月,“哈馬斯”一詞正式在“伊斯蘭抵抗運動”的各種公告和各大媒體中出現。 哈馬斯和以色列圍繞加沙,開始了數十年的對抗。 和哈馬斯對抗的幾十年間,以色列圍繞加沙地區,修了長約幾十公里的厚重水泥隔離牆,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座崗樓,隔離牆兩側300米是禁入區,闖入將遭到無情射殺。加沙靠海,但以色列只允許當地居民在3海里範圍內捕魚,並派遣大批軍艦和武裝巡邏艇監視。加沙唯一的一個亞西爾·阿拉法特國際機場,也在剛剛啟用的3年後,2001年被以色列軍隊轟炸至今關閉。 面對以色列海陸空三層封鎖,加沙人民把目光慢慢轉向地下,於是乎,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地道產業在這裡形成。據統計,在平均失業率超過70%的加沙地區,地道是最大的產業,總數至少在1000條以上,每年至少能獲得折合20多億人民幣的收入,解決了至少1.2萬加沙年輕人的就業,其中相當數量為高中大學畢業生。通過地道,當地加沙人民日常生活物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甚至不少人通過地道完成了人生大事。 但地道不光可以運糧食,也可以運炮彈。哈馬斯通過地道對以色列的反擊,也讓以色列把注意力放到這些地下網絡上。灌水,毒氣,鑽地炸彈……2017年,以色列政府斥資10億歐元打造一座全長64公里,深入地下40米,全球絕無僅有的高科技牆來應對地道戰。 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監獄”就此誕生。 記者 孫晉欣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