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首度來港!“流光彰色——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亮相香港故宮

分享到:
2024-07-11 11:1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1日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兩周年之際,全新專題展覽“流光彰色——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正式揭幕。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透過故宮博物院新一批借展的106件陶瓷珍品——當中包括21件國家一級文物,聯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件藏品,展現明代陶瓷工藝的發展演變和傑出成就。“流光彰色”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第10個展覽。展覽即日起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3開放予公眾參觀。

(香港新聞網製圖)

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名品薈萃包括21件國寶級文物

陶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大珍藏種類,在186多萬件院藏中,陶瓷類文物約佔逾36萬件,主要繼承明、清兩代的宮廷典藏,量大質精,品類蔚然大觀。“流光彰色”展覽精選一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具代表性的明代陶瓷珍品,分三個單元,從造型、釉色、紋飾等方面,展現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工藝的發展演變和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此展覽是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後另一個全新的大型中國陶瓷展。除故宮106件陶瓷珍品外,展覽亦展出7件來自達文堂主人陳永達先生和懷海堂主人鍾棋偉先生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慷慨捐贈的明代陶瓷珍品。

明代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之一,瓷器品質精良,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今次展出的不僅是中國陶瓷藝術登峰造極之作,也是明代歷史、科技發展,以及文化交流的縮影。明洪武二年(1369年),政府在江西景德鎮設立陶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明代宮廷對御用瓷器的管理極為嚴格,而皇帝的審美也影響了陶瓷的裝飾與風格。當時的能工巧匠在繼承前代製瓷工藝的基礎上,多有創新,精益求精。明代中國瓷器銷往世界各地,風靡全球,成為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載體。

部分明代陶瓷館藏展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圖片)

“流光彰色”展覽展出故宮博物院新一批借展的106件珍品,以及7件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今次亮相的故宮博物院珍寶,幾乎全部首次來香港展覽,當中國家一級文物共21件,包括洪武釉裏紅松竹梅圖玉壺春瓶、正統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盤、成化鬥彩三秋杯及萬曆五彩蓮池花鳥圖蒜頭瓶等。展覽分三個單元,展示明代早、中、晚期具代表性的器物,從器形、釉色、紋樣等方面,展現明代陶瓷工藝的發展演變和傑出成就:

  • 明代早期(洪武至宣德時期,1368–1435年)為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永樂時期和宣德時期,御窯青花瓷器胎釉精細、青花發色濃艷。同時期的銅紅釉瓷和祭藍釉瓷釉色純正、美觀。永樂時期的白瓷光瑩如玉、靜雅含蓄,均展現了明代窯工的高超技藝。

  • 明代中期(正統至正德時期,1436–1521年)的御窯瓷器各具特色,例如成化時期鬥彩工藝日臻成熟,青花瓷以青色淡雅、胎薄精巧為突出特點。弘治時期以嬌艷的黃釉、綠彩裝飾的御窯瓷器最具特色。正德時期的御窯得到復興,所產青花瓷以胎骨厚重、青花濃中帶灰為特點。

  • 明代晚期(嘉靖至萬曆時期,1522–1620年)的製瓷業十分繁榮,民窯快速發展。器型更日趨多樣,技術更進一步,燒製難度極大的大型瓷器日趨多見,五彩瓷器也有了新的發展。瓷器紋飾多有創新,極具特色,也反映出皇帝的喜好。如嘉靖帝篤信道教,瓷器上便繪有仙鶴、八卦等道教題材圖案。萬曆帝則崇奉佛教,宮廷瓷器多飾蓮花、瓔珞等與佛教相關的紋樣。  (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現場直擊!珠海航展有什麼?為何吸引這麼多外國人來看?
冬天的新疆太美了!讓新疆女生們告訴你哪些景點不能錯過
廣東潮汕英歌舞機器人火出圈!中國玩具已進入新階段
【通講壇】特朗普的俄烏“和平方案”能奏效嗎?
【你不知道的香港】香港郊外竟還有個隱世“老爺車博物館”?
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在深圳舉行
23秒答對全部20道題目!國安問答挑戰賽的冠軍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