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二十大 ->新聞中心

(中共二十大·聲音)華人學者:中國方案為世界注入發展新動能

分享到:
2022-10-22 16:48 |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吳侃 門睿)“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於西方化的思維定式,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哈佛大學博士、美國西方學院終身教授尹曉煌說。

中共二十大正在召開,“中國式現代化”一詞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在尹曉煌看來,中國以實踐證明了不同於西方的、新的現代化道路不僅能走得通,而且可以走得好、走得穩,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尹曉煌說,與西方式現代化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國強必霸的邏輯,強調和平共處與合作共贏,主張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為一些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也將為發達國家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新的思維模式。”

歐盟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浙江師範大學邊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蓋琳表示,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創造了一個個發展奇跡,這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得通、走得對。

“中國是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將是史無前例的,也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蓋琳說,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也符合人類社會追求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將為其他國家推進現代化進程提供重要參考。

蓋琳也注意到,中共二十大報告傳遞出中國開放政策的新信號,“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等部署,為中國進一步開放繪製了明晰的路線圖。他表示,在世界經濟格局不斷深度調整、全球貿易寒意陣陣的當下,中國擴大開放不僅適應自身發展需要,也將更好地造福世界。

在蓋琳看來,華僑華人具有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可以為中國引進國際資本和人才牽線,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獻計,積極助力“大循環、雙迴圈”新發展格局。“華僑華人可以把優勢轉化為參與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僑力。”

尹曉煌說,由於文化背景與歷史源流不同,外國民眾中存在著對當代中國認知不深、瞭解管道不足的情況,華僑華人可以用住在國民眾更熟悉的話語方式來闡釋中國發展模式。

他表示,“華僑華人不應局限在自己的社區裏,應積極地與住在國主流社會交流交往,將中國發展的故事更廣泛地傳遞到當地社會,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地介紹給當地民眾,幫助他們認識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編輯:许丰悦】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