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冼漢廸:須靠自主創新打破技術封鎖 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香港新聞網3月7日電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在會後撰文,題為《一份務實有力,振奮人心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為文章全文: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筆者有幸作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現場聽取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整份報告務實有力,筆者對國家過去五年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感到驕傲,也對國家未來經濟保持更好發展充滿信心。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這五年內,我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尤其是近三年來,在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下,國家堅持穩中求進的步伐,在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7%,令人感到非常振奮。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經濟實力明顯提升。今年隨着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國家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持續吸引外商投資興業,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相信今年我國經濟將迎來強勁的反彈,筆者對國家今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充滿信心。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國家將着力擴大內需。國家着力擴大內需,提振市民消費,將成為持續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相信也有助於增強香港經濟復甦的動力。如今香港進入疫後經濟發展,特區政府和商界也要聯手舉辦更多國際盛事,吸引內地市民和遊客來港旅遊消費,不斷活躍市場氣氛,帶動整個香港旅遊業復甦發展。 冼漢廸攝於人民大會堂外。(圖源:點新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家要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水平。香港在金融、法律、創新科技等高端服務業方面均具有領先優勢,與內地聯手合作,也將有助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香港經濟快速轉型。 作為從事創科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筆者留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構建新型舉國體制,組建國家實驗室,分批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尤其是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打壓式”技術民族主義上升,美西方將科技創新“政治化”、“集團化”和“武器化”趨勢愈加明顯,所以我們始終堅持必須要靠自主創新來打破技術封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香港作為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定位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享有高度市場化、國際化並建基於法治的自由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和簡單透明稅制。與此同時,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設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密度之高,在全國甚至全球都處於領先位置,絕對有條件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筆者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也銳意進取,於去年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並加快“從1到N”的科技成果轉化,凝聚海內外相關專才,加強培育本地科研人才,進一步完善創科生態系統,主動對接國家科創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過去五年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國家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筆者感謝國家始終關心和支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也一直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今年是全面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在國家邁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上,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筆者將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和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增強發展新動能建言獻策,持續大力推動創科創新發展,為國家發展繼續貢獻自己所長,推動香港與內地高質量發展。 【編輯:李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