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來論】陳士良:不折不扣的“台獨工作者”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
自詡為“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以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和蔡英文特使的雙重身份“過境”美國,大肆散佈“台獨”言論,使中國(大陸)與美國面臨嚴峻挑戰。賴清德這個不折不扣的“台獨工作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
08-17
-
【來論】陳勇:全力推進灣區就業通、人才通、社保通
習近平主席早前視察廣東時給出重要指示,要求我們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就此,我們必須爭取國家人社部的支持指導,與大灣區各級政府戮力同心促進人力資源互聯互通...
08-16
-
【來論】陳勇:多措並舉助力香港“創科中心”建設
去年,習近平主席發表“七一”重要講話以及視察香港科學園提出科技創新指示;今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再次強調,“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這都是對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指路引航、提出要...
08-16
-
【來論】譚鎮國:以變促興迎挑戰 團結向上謀發展
在世界近百年未有大變的格局下,香港步入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日前出席“激發香港‘興’的動能”商界座談會時,提到“四個興”及“四個重要”,體現了他對香港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充分把握。香港各界應積極響應,在...
08-16
-
【來論】陳勇:進一步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 形成更緊密的一小時生活圈
隨著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停運三年的高鐵香港段已於今年4月全面恢復服務,意味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重新激活,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再次踏上高速融合發展的路上。
08-16
-
【來論】鄧開榮:“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 香港可更積極有為
2023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十周年。在各方努力下,十年來已有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協議,共覆蓋近75%的世界人口,GDP佔全球...
08-16
-
【來論】陳博智:法官有責任維護國家安全
律政司早前向法庭申請臨時禁制令,禁止以任何方式發布、傳播黑暴相關歌曲《願榮光歸香港》。7月28日高等法院頒布判詞,拒絕申請批出臨時禁制令。此次判決引發了各方激烈的反映,不少市民和愛港愛國的團體紛紛對高等法院的判決表示...
08-16
-
【來論】蔡毅:香港愛國教育開新篇 樹人育才之路仍修遠
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回信,肯定廣大香港市民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並表示為香港年輕一代的使命與擔當和民族自豪感到欣慰。
08-16
-
【來論】高松傑:2023施政報告 提升青年向上流動建議
香港特區政府展開《2023年施政報告》諮詢工作,也將舉辦逾30場諮詢會,聽取立法會議員、不同界別代表和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特首李家超和管治團隊也會走進社區探訪市民和各界代表,多元吸納意見。
08-16
-
【來論】李鎮強:發展特色夜市 帶旺香港市道
歷時3年的疫情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模式,恢復全面通關後,港人減少晚上外出消費,同時明顯增加網上購物、訂餐,甚至北上消費;至於內地旅客來港則傾向文化深度遊,又或者即日來回,令固有消費模式起了變化。因此,開創“新的消費增長...
08-15
-
【來論】屠海鳴:香港如何應對美國投資禁令?
上周末,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在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訊息技術、人工智能系統等幾個敏感技術領域的對外投資,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不少港人感到,這一次真的是“狼來了!”坊間對此頗感憂慮。
08-15
-
【來論】屠海鳴:勿以辯“軟對抗”之名 行“軟對抗”之實
歷史經驗告訴人們,任何社會經歷一場風波之後,某些勢力的“硬對抗”行不通了,但這些勢力仍不會立即銷聲匿迹、偃旗息鼓,還會保持一定的慣性,轉為“軟對抗”。
08-14